行业发展新动向破常规_租凭、共享仪器服务

发布时间:2014-11-12 13:33:14浏览量:

近日,为相应习近平主席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指出的,从总体上看,现在一些地方和部门,科技资源配置分散、封闭、重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不少科研设施和仪器重复建设和购置,闲置浪费比较严重,专业化服务能力不高。要从健全国家创新体系、提高全社会创新能力的高度,通过深化改革和制度创新,把公共财政投资形成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研仪器向社会开放,让它们更好为科技创新服务、为社会服务。全国范围内掀起打破常规的行业新机制——租凭、共享仪器服务。

                             \

2014年10月31日,苏州工业园区仪器租赁公共服务平台在江苏苏州生物纳米园举办了开业发布会。发布会上举行了揭牌仪式,由苏州工业园区科技局副局长徐健与中科院苏州育成中心主任景震强共同为该平台揭下红幕。

而在天津市大型仪器开放共享平台上,已有143家机构提供了仪器共享服务,包括天津理工大学、国家纳米技术工程与技术研究院、国家针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天津中新药业研究中心等。开放共享的仪器包括核磁共振波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
 
仪器共享是国内的一些企业为节约大型仪器设备的采购及维护费用从国外引进的一个概念,指某个区域的科研院所、企业或个人购买了某种仪器设备后,该区域的其他企业或个人不需要重复购买,而是借助政府的相关政策借用该仪器设备。这种模式为科研院所、企业或个人节约了大量资金,同时购买了该仪器设备的企业也会享受国家的补贴。
 
中小企业在研发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仪器的购置尤其是大型、精密仪器的购置会占用大量的资金,动辄数百万元甚至是千万元。很多中小企业面临购置仪器的巨大压力,新品的研发也陷入被动,急需通过租赁、共享等机制降低成本,来获得发展的机会。通过财政补贴等方式激励科研院所仪器向民企开放、跨区域开放,可以避免大型仪器的重复购置,提高大型科学仪器的使用效率,还可以为中小企业创新提供动力

其实仪器共享模式在国外已经得到大范围的应用,但在国内却很难推广。但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开放和发展,大趋所向,这种模式会得到更多的应用和发展。我们要为下一个中国市场创造良好的发展机制,不断优化创新。

0